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公司简介
  公司新闻
  技术中心
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合毅鑫公司与广西桂林农校规划校企合作培养未来模具技术工匠

点击次数:1194 来源网站: 发布时间:2019-07-01

 

 

 

 

 

 

    合毅鑫与广西桂林农业学校为校企合作长期保持紧密沟通和协同,近期,广西桂林农业学校的新实训大楼落成,正在规划陆续迁进学校各实习项目之设备设施,为了更好落实农校机械加工制造专业的机械加工与模具制造的实习实训,合毅鑫公司袁德毅总经理与负责校企合作项目运营的唐红波经理一同前往广西桂林,考察了广西桂林农业学校,察看了学校的老实训基地工厂及其设施设备和新实训大楼,与校领导就设备设施的搬迁安装、校企合作等等事宜交换了意见,并探讨下一步工作计划。

 

 

 

 

 

 

 

 

 

 

 

 

 

 

 

 

 

 

 

 

 

桂林农校的老实习基地里有数十台机床设备以及数台加工中心,机械加工设备条件在同类学校中属比较好的。

 

 

 

 

 

 

 

 

▲实例:合毅鑫设立于湖南石门民族职校内的合毅鑫校企合作实训与生产基地▲

 

 

目前,我国专科与职业高校制造类专业由于没有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产品经营,学校无法承受训练学生技能的加工所需要的大量的各种刀具、原材料、辅料等等高额消耗。普遍只能用塑料、木头这类材料做一些简单的模拟训练学生基本操作,实习时间与训练强度也不可能非常充足,所以设备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专科和职业高校合毅鑫公司等制造业实体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则很好的解决了专科和职业高校教育的痛点

 

 

 

 

 

 

 

广西桂林农业学校的实训设备设施教职工队伍合毅鑫公司各成员企业的多样化生产设备设施、丰富的产品线各种类型的资深技术人才等等资源整合使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仪器、刀具、原辅料资源与知识智慧队伍更加充足。学校等于通过不投入就拥有了企业充足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充足的产品材料等资源利用保障了毕业生高质量实训教学成果。同时,合毅鑫拥有本行业和上下游行业人脉渠道资源与影响力为学生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

学校有理论教学和管理学生生源优势,企业有生产设备场所、训练技能产品和材料实用生产技术生产管理优势以及有训练有素的技工二者在产、学、研进行融合,既为职业高校和学生带来有更充足的实训资源配置和支持,使学校获得更多的制造业产业技术教学和知识积累让学校教学更上层次,更接地气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也壮大了学校的实力,降低了学校的实习实训成本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实训教学师资力量与充足的教学、训练设备和时间

 

 

 

 

 

 

校企合作为专科和职业高校高校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总结起来主要有:

 

1、直接壮大了学校资产的实力及影响力,壮大了学校的实习实训资源和教学实力

2、节省了学校在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教职工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合毅鑫公司派遣一批资深技师到培训基地专职,同时培养优秀学生做助教,可以无压力做到以1名指导教师带6到8名学生的专科和职业高校罕见比例专门培训学生。

3、实习实训转移到了企业,降低或避免了学校在学生实习实训上的人力、资源成本和高额消耗

4、在企业主导下的实习与训练,教授训练的是扎实的实用技术,培养的是制造业企业合用的人才,学校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就业更有保障;

 

5、使学校在招生市场上拥有极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大提高学校在招生市场的占比和在教育界的影响力

 

6、合毅鑫与民族专科和职业高校校企合作训练培养的是现代企业最想要员工类型合毅鑫以真实的工作生产及技能应用场景、实用技术和公司产品训练培养学生,以现代化公司管理制度、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学生服从管理和遵守规则,树立职业道德。培养的是有理论知识、对口技术、有生产质量意识、有工作经验人才。不是目前职业高校普遍培养的到企业学无所用,企业还要漫长高消耗二次培训的学生型学徒。

 

7、校企合作使学生拥有高的职业起点和职业收益校企合作实训的生产属性让学生未出校门就已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的角色转变,适应职场规则和拥有比较扎实的技术,缩短学生漫长的职业磨合期,培养的是制造业真正合用的职员,使学生拥有高的职业起点和职业收益。

 

8、校企合作诸多优势和带来的良好教学和学生就业成果能更好的为学校“贴金”,增强学校品牌建设和在职业教育界的影响力以及招生竞争力,使家长喜欢和放心送孩子来学,学生有信心和安心学技能

 

9、增加学校收入,合毅鑫校职员的生活、工作消费也同时给学校带来一定收入。

 

10、合毅鑫与多所职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多年,拥有相当的校企合作经验和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可较为快速呈现良好教育成果。

 

 

 

 

 

 

 

 

 

三、校企合作对社会、国家的重大意义:

 

1. 为国家从精准扶贫助力有技术就有高职业收益的确能改变个人命运和生活品质,就政府投资和学生家长教育投入来说,职业技校比大学大专教育投入相对成本低、收效快、收益大!确实是政府在精准扶贫上用小投入最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积贫积弱的最好的手段之一。就目前来说:制造业技术工业人才紧缺,职业技校毕业生反而比大学生更适应就业市场,尤其学有实用技术的技校生和有技术的工人,其职业收益普遍比大学生们从事的职业收益更高。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的中级技术的工人比中级管理人员吃香和收入高得多,高级技工与工匠更是当之无愧的“金领”。我们国家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简单点说读大学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大学生与初高中生干同样工作同样薪酬是常态,甚至很多大学生闲在家里啃老!麦当劳的创始人说“教育不能让人成功,因为多的是受过教育的废物”,所以一技之长才是改变命运的金钥匙!

 

2. 为国家制造业强盛培养源源不断可续的有用人才,“中国制造2025”助力,为国家强盛助力: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一国制造业的强大,首要在于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供给。所以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就是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未来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前途光明。投资壮大职业技术高校,深化校企合作,就是壮大中国的制造业,就是用技术强国富民,为“中国制造2025”助力,顺应国家发展潮流。

 

 

3. 推动制造业技术升级:有可用之人才能达成国家制造业技术升级,校企合作的成果和努力能够改变人们对产业技术的轻视和漠视,产业中高级技术工人已经开始成为高收入人群,未来制造业技术会让更多人喜欢、愿意学、愿投入。

 

 

 

 

广西桂林农业学校简介

 

 

 

 

广西桂林农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2月,直属于自治区农业厅,为自治区重点和自治区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获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广西森林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等20项荣誉称号。学校位于桂林市雁山区大学城,占地面积413.9亩,在校生3358人。学校以“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服务行业技术进步、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终身学习”为办学目标,秉承“团结协作、锲而不舍”的大雁精神,遵循“规矩规范 勤学善思”的校训,构筑“乐业、敬业;树区内特色职教示范,创国家一流职教品牌”的学校愿景。学校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优质高效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师生发展为根本,坚持“以农为本、多元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成功由一所纯农类的普通中专学校转型为一所综合性的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自治区重点和示范特色学校。“诚信民主、合作感恩、追求卓越”蔚然成风。学校现开设有现代农艺、现代服务、机电与信息技术三个专业群,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观光农业经营、畜牧兽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高铁乘务、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共11个专业。学校采取“2+1”(2年在校学习、1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三年制普通中专、“2+3”或“3+2”学制直升高职和凭学校推荐参加对口升本科考试三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升学有通道,就业有能力”。学校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企业委托培养订单办学模式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一专多能、一书多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拥有孙中山先生命名的“岭南第一名园”——雁山园,有教学楼和实验实训楼6栋,公寓式学生宿舍楼5栋,图书综合楼1栋,学生食堂1栋,校舍建筑面积75009平方米。有300米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足球场和体育馆各1个,校内实训实验室79个,拥有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支持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5个,拥有装机容量为500台电脑的计算机房,设备总价值达2575万元。学校还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0个。

 

 

 

 

学校是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农业部农村合作社人员培训基地、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自治区水库移民培训基地、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学校充分整合学校与社会优质资源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水库移民创业就业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证培训、行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等,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展示园、涉农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基地开展田间地头教学,真正把课堂办到农村、把技术送到家里,年均培训达3000人次,为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服务行业技术进步、服务终身学习和服务精准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三农”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在读学生3350人,教职工142名,其中专任教师128名。中高级职称6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5%。2008年以来,教师编写公开出版教材35部,编写特色校本教材12部,公开发表论文262篇,获奖论文53篇,承担各级课题和项目共48项。在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自治区级及以上奖励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19人次,三等奖68人次。近五年来,共516名学生通过对口升学进入高校深造,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快速导航: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公司新闻 | 库存中心 | 产品中心 | 联系我们